Nikon D800 是 Nikon 一代的畫質王者,即使放到現在,純拍照還是十分不錯,如果目的明確的話,現在的價格還是非常不錯。
Nikon 在微單正式出來之前,Nikon 的機身與鏡頭幾乎可以說是來到了最低點,而且現在的機身幾乎都把重心放在錄影相關的性能,靜態相片相較之下就進步非常有限,這幾點擺在一起,就讓人覺得當下的 D800 非常划算。
D800 規格介紹
- 感光元件:3630萬畫素CMOS感光元件,尺寸35.9X24mm
- 影像處理引擎:EXPEED3
- 感光度:ISO 100-6400,可擴展為ISO 50、25600
- 對焦點:51點,內含15點十字型感測器
- 測光感應器:9.1萬畫素RGB
- 錄影規格:1920x1080p@30fps 編碼格式AVCHD 2.0,立體聲收音
- 快門速度:30s-1/8000、支援B快門
- 連拍速度:每秒4張
- 觀景窗:100%涵蓋率、70%放大率
- 螢幕:3.2吋92萬畫素
- 電池:EN-EL15鋰電池,CIPA條件測試下可拍攝900張
- 記憶卡:CF/SD/SDHC/SDXC
- 尺寸:146X123X81.5mm
- 淨重:900g
D800 外觀介紹
D800 作為准專業機的機身,整體十分札實,加上手把重量超過 1100g,說真的要帶出門是需要一點勇氣,但是拍出來的相片又讓人覺得值得。
D800 系列出了不少型號,外觀都很類似,要驗明正身還是要看一下機身上的 D800 字樣。
很多人把這個旋鈕叫做四葉草,習慣以後閉著眼睛都能操作。
微單時代逐漸被淘汰的小螢幕。
Nikon 高階機身專有的圓形眼罩,Zeta 有另外更換過,感覺起來比較舒適。
一些 D800 使用的小感想
D800 誘人的地方很單純,就是很便宜就可以獲得一個高畫素的全畫幅機身,因為有很大的裁切空間,手上拿的 35mm 都可以很輕易地說服自己當作 50mm 來用,不過儲存的需求也很大,還好這一年來的硬碟降價不少,不然真的會有儲存壓力(換微單後的 4K 影片沒有比較好啊……)。
低 ISO 的畫質很好,高 ISO 因為畫素密度的關係所以表現沒那麼亮眼,但是整體上還是有一定的程度,畢竟很多噪點問題縮圖一下就減輕很多了,所以使用彈性還是比較好的。
除了畫素高之外,這片 CMOS 的寬容度表現也很好,反觀 Canon 除了這幾年終於勉強跟上的幾個產品,其他幾乎都是完全比不上。
而且對比 Canon 相近價格的 5D3,除了對焦點數量及分布較少之外,其他幾乎都是 D800 表現更好。
操控部分就看人習慣,同樣是有許多組合鍵來操作,Nikon 用起來是比 Olympus 順手多,雖然 Zeta 對 M43 的機身曾經有過很高的期待與想像,但是始終無法適應 Olympus 的介面,而 Nikon 就好上手多了。
如果考慮價格,D800 的 CP 值非常的高,但也不是沒有缺點,因為高畫素,所以瀏覽圖片比較慢;因為高畫素,所以微震很容易察覺;因為高畫素,所以高 ISO 的表現沒那麼優秀,還有就是雖然已經用上當時最好的對焦系統,但是對焦點集中在中間,跟現在的微單一比就覺得缺點多多,不過如果拍攝的對象是風景,那 D800 還是還當不錯,隨便配幾個鏡頭一整套下來可能比一台中高階的微單還要便宜,只是現在入手單眼感覺很沒說服力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