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羽-田鵐
田鵐在台灣是屬於稀有過境的鳥種,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及華北一帶, 春、秋時候的過境鳥,春過境的時間比較早,三月多就有機會在野外看到牠們的蹤跡,體側栗紅色的縱斑跟不時豎起的冠羽可以跟其他鵐科鳥種做一下區別,如果是雄鳥繁殖羽那特徵就更明顯了。
[飛羽] 琉球歌鴝
琉球歌鴝是琉球群島當地的特有種,據說在琉球相當容易見到,但是牠在台灣可以說是迷鳥級的角色,距離上一次在野柳出現已經超過10年之久(2007年),期間在台灣各地也有過出現紀錄,但是見到的人也不多就是了......。
飛羽 | 叉尾太陽鳥
叉尾太陽鳥的體型嬌小,以前還被認為是中國最小型的鳥類,很早之前就知道金門在冬天有穩定紀錄,只是去了幾次始終鎩羽而歸,在這中間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終於在近日遇到幾隻比較親人的個體,也算是圓了一個長年以來的夢想。
飛羽-小鵐
台灣地區大部分能看到的鵐科鳥類首先是黑臉鵐,接下來就是小鵐了,小鵐在日文裡的名字是小頰赤,聽名字就知道小鵐的臉有一點帶紅色的感覺,體型也是鵐科鳥類中最小的,體型甚至比麻雀還小,但是在馬祖,小鵐應該是過境數量最多的鵐科鳥類,台灣常見的黑臉鵐比例反而還比較少呢。
飛羽-黃頭鶺鴒
在台灣的鶺鴒中,最夢幻的大概就屬山鶺鴒以及黃頭鶺鴒了吧,想要看到黃頭鶺鴒,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春過境的時間了,這時候的雄鳥羽色又黃又亮,母鳥就沒這麼誇張,有時候可能還會跟黃鶺鴒混淆,不過這隻白色的尾下覆羽加上寬大的翼帶,身分是可以確定的。
斑頭雁 | 挑戰高峰,最困難的遷徙
如果要說今年寒假最令人震驚的鳥消息,那肯定是迷鳥斑頭雁了,斑頭雁主要是在印度、緬甸等地度冬,台灣距離他們的遷移路線非常遠,而且斑頭雁一次就來八隻,真的是難得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