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常常看到雨燕在高空中飛來飛去,不過也因為他們飛行的高度實在太高了,以往幾乎都無法拍攝到好一點的畫面,不過最近發現了一個不錯的拍攝地點,雖然說飄忽不定的燕子一直都是很有挑戰性的拍攝對象,不過在多站了幾天之後,也多少有一些還可以的畫面^^

金絲燕的喉部有發達的黏液腺,能分泌膠黏性的唾液。當其在築巢期間,吐出結膠性很強的唾液,形成半飯碗狀、白而帶少許透明的巢,這才是大家口中的燕窩,短嘴金絲燕築巢時也會分泌黏液混合其他巢材,只是黏液量不多,所以雜質也比較多,換句話說,就算找到牠的窩也很難拿來賣錢啦~。

而真正被大家拿來食用的燕窩主要是 Germain’s Swiftlet ,在馬祖也曾有紀錄,只是兩者不好分辨,在台灣野鳥手繪圖鑑中,有介紹的金絲燕只有短嘴金絲燕一種而已,在這裡就先暫時以短嘴金絲燕做結案了。

短嘴金絲燕
短嘴金絲燕
短嘴金絲燕
短嘴金絲燕
短嘴金絲燕

短嘴金絲燕小檔案

學名:Aerodramus brevirostris
英名:Himalayan Swiftlet
體長: 13-14 cm
重量:10-16 g

雌雄同型。虹膜暗褐。嘴、腳黑色,腳略被稀疏羽毛。
體上大致黑褐色,但腰為淺灰褐至灰褐色。體下煙褐色、具不明顯深色縱紋, 喉色澤淺,尾下覆羽具淡色細鱗斑。翼長而鈍, 摺合時明顯突出尾端,尾羽短、略內凹。
山區的山坡石灰岩溶洞。白天成群在棲地上空飛翔覓食。主要以各種膜翅目、雙翅目等蛾類和飛行小昆蟲為食。
飛行捕食時,常邊飛邊發出「滴–滴–滴-滴–」叫聲,鳴聲單調急促而吵雜。

留下回應

請輸入你的留言!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